資訊處理模型

業於 2023-06-24 由 黃聰明 更新

在人與機器的關係中這類人體工學的研究在1956年產生了一個新的看法:人是一個訊息傳遞、處理與決策的有機體,…。把人看成是一個訊息的傳遞系統是不難想像的。譬如,一位飛行員從儀表上閱讀數據或訊息,而得以修正飛的航道,是一個訊息傳遞與決策的過程。一位汔車司機看到紅燈而踩煞車,是另一個訊息傳遞與決策的過程。[1]

心理學家於1960年代尋找取代行為主義對人本質的想法時,他們使用當時出現的訊息處理論電腦中的一些概念,將人類比喻為「訊息處理者」,亦即在人類認知程電腦訊息處之間進行了一種類比(analogy)。訊息處理的核心思想是,認知可以視為訊息(我們所看見、聽見、閱讀和思考的內容)在一個系統(即我們,或更具體地說,就是我們的大腦[2])中經過,也就是人們藉著感覺系統,接收外在訊息,當訊息進入認知系統後,它們會被「處理」,而處理的結果便是我們對訊息的理解,以及行為的根據。[3]

三‑4訊息處理系統

資料來源:梁庚辰(主編),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初版五刷,頁025,圖1-8 訊息處理系統。

一些早期的認知心理學家更進一步地用電腦運作來比擬人類認知活動:一個人在執行某種認知功能時,會以一連串的階段處理收錄的訊息。這些階段具有順序性,前一階段的執行成果是下一階段的訊息來源。在這種背景下,奈瑟(Ulric G. Neisser)在1965年寫一本名為《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書,正式開啟了認知心理學的時代。

梅爾(Mayer)將認知心理學定義為:為了了解人類行為,而對人類心智歷程及結構所作的科學分析,因此,認知心理學能探討不可見的「心智歷程和結構」,[4]心智歷程探討的是我們在從事某工作時,如何使用或處理知識,而心智結構是我們如何存知識及貯存什麼知識於記憶。[5],概略來說,認知心理學是一門關於「知道(knowing)與「瞭解(understanding)」的心智處理(mental process)的研究,更細緻的來說,就是大腦如何處理訊息(the brain processing information)的研究─關於如何對外界的訊息賦與意義並使用(It concerns the way we take in inform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how we make sense of that information and what use we make of it)於人的各種活動,特別是「人與人間的互動」,主要的認知和處理階段如次:[6]

三‑5 認知和處的主要理階段

資料來源:David Groome,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sychology Processes and Disorders,Psychology Press,2014年第3版,頁3,Figure 1.1 The main stages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藉由電腦的隱喻(metaphor),資訊處理心理學家認為人就如同電腦,是多用途的符號操作者。換言之,人與電腦一樣,只需對符號(例如,字母、數字、命題或場景等)進行一些心理運算,就能表現出許多令人驚異的認知技能。因此,這些訊息是以符號的形式儲存,其編碼和儲存的方式會極大地影響它們日後是否容易地被加以使用,例如,當我們想回憶某些訊息時,或以某種方式運用它們時。下圖即為多用途的訊息處理系統的模型,其中的方框代表儲存,箭號代表處理過程。[7]

這個模型,相當接近哲學家洛克的經驗主義論(empiricism):心靈依靠身體來感覺並得到資訊,身體則依靠心靈來儲存感官經驗以備後續所需[8],這個模型也說明了,我們的理智因為與與感官結合在一起,所以直接認識到的是可感覺的存有,我們的概念是我們的理智從感覺經驗中汲取的[9]

三‑6 典型的訊息處理系統的模型

資料來源:Kathleen M. Galotti,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Sage South Asia (India),2013年1月,5th edition,頁23,FIGURE 1-2 A typic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丹尼特[10]認為:大腦如何能夠成為意識的所在地?哲學家往往把這當作一個無需回答的問題,認為對它的回答完全超出人類的理解力(comprehension)。並於其所著《意識解析》一書中表明,該書的一個首要目標是清除這一假定。該書已經論證,你能夠想像大腦中大量複雜的活動如何構成有意識的經驗(conscious experience)。該書作者的論證直接了當:我已經向你表明如何這樣做。想像它的途徑就是把大腦想像成一台普普通通的計算機(a computer of sorts)。如果我們碰巧發現,在我們從「內省」得知的現象與科學向我們揭示的大腦之間存在未知領域(terra incognita),那麼計算機科學的概念就為我們的想像提供了我們需要的友撐。通過把我們大腦想像為訊息處理系統(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s),我們就能逐漸驅散迷霧,大心翼翼地跨越巨大的分裂,發現我們的大腦如何能夠產生所有那些現象[11]。如果將大腦視為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有效運作的模型包含了四個部分:輸入、處理、輸出與反饋,又稱為IPO模型。[12]

三‑7 大腦系統運作的IPO模型

資料來源:劉奕酉,高產出的本事:用8種表達框架X4張圖X15分鐘, 文章、簡報,圖解一次到位,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樂金文化,2020年9月,初版一刷,頁030 圖1-1 大腦系統運作的IPO模型。

幾乎所有動物都有腦袋(brains)。動物在早期演化出神經元等特色來適應環境後,便從其他生物分支出來。就算是缺乏完腦部(brains)的動物也有神經系統,即由神經元組成的網路協力處理接收的資訊。只要動物長出神經和神經系統,行為複雜度就會爆增,再繼續高度成長。這是因為神經經元是複雜多變系統的基石,演化藉此發展更加龐雜的資訊處理機制(a flexible system that evolution can use to program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formation-processing algorithms)[13]

綜上,人的本質是在心智上或認知上,處理或運作訊息的歷程,亦即「人是一個符號運作的系統」[14]。而其中的思考是我們自己個人,對環境的訊息或對知識系統所貯存的概念,進行重組或操弄的歷程。思考是一種訊息處理的形式,它包括從刺激事件到反應產生之間所發生的任何認知歷程。譬如,日常生活中,當你決定要買一部新的音響時,推銷員給了你幾種不同的品牌,而你最後從中決定一種。在決定之前,你將權衡各種品牌的優點與缺點,蒐集各種品牌的品質並考量它們,這些都是在決定買一個新音響時,所經歷的思考歷程。[15]

三‑8人是一個符號運作的系統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因此,推銷員可以在這些訊息中摻入「不實訊息」,導致你在權衡各種品牌時「信以為真」而決定購買,最後才發現商品並非當時所言,買到的是假貨。故行為人施用詐術時,係傳遞不實的訊息,被詐欺者在接收這些訊息後,經過「處理」並決定相信,進而交付財物以致受有損害。但實務見解則未正確區分行為與評價的時點而認為所謂「陷於錯誤」,乃被害人主觀上想法與真實情形產生不一致,也就是說被害人對行為人所虛構之情節須認為真實,信以為真,並在此基礎上處分財物[16]

三‑9 陷於錯誤與信以為真的詐欺模型

資料來源:本文繪製


[1]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再修訂三版,頁12。

[2] 原文係「mind」,倘譯為「心智」,其文義過於抽象,因此,參考E. Bruce Goldstein, Johanna (Hannie) C. van Hooff,Cognitive Psychology一書中,頁15-16中使用的「brain」,因此,譯為「大腦」。

[3] Kathleen M. Galotti,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Sage South Asia (India),2013年1月,5th edition,頁23及梁庚辰(主編),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初版五刷,頁024-025。

[4] 鄭麗玉,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五南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月,四版1刷,頁2。

[5]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再修訂三版,頁3。

[6] David Groome,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sychology Processes and Disorders,Psychology Press,2014年第3版,頁3。Peter H Lindsay,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Academic Press,1977年1月,2nd edition,Preface。

[7] Kathleen M. Galotti,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Sage South Asia (India),2013年1月,5th edition,頁23-24。

[8]鄭昭明、陳憶貞(譯),Robert J. Sternberg(原著),普通心理學,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20年8月,二版再刷,頁29。

[9]袁廷棟,哲學心理學,輔仁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頁262、279。

[10] 一九四二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認知研究中心主持人、哲學教授。於人工智慧、腦科學、行為學等領域發表過一百餘篇學術論文,曾獲古根罕基金獎(Guggenheim fellow)、傅爾布萊特基金獎(Fulbright fellow)、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基金獎。一九八七年獲選為美國人文暨自然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 丹尼特著作甚豐,近年較出名的作品有:《意識解析》(Consciousness Explained)、《達爾文的危險念頭》(Darwin掇 Dangerous Idea)。上述資料摘自天下文化網站(https://bookzone.cwgv.com.tw/authors/2497,最後瀏覽日:111年8月17日)。

[11] 蘇德超、李滌非、陳虎平(譯),[美] 丹尼爾·丹尼特(著),意識的解释,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第1刷,頁536-537。Daniel C. 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Back Bay Books,1992年10月,頁433。

[12] 劉奕酉,高產出的本事:用8種表達框架X4張圖X15分鐘, 文章、簡報,圖解一次到位,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樂金文化,2020年9月,初版一刷,頁030。

[13] 林步昇(譯),史蒂芬.斯洛曼、菲力浦Steven Sloman.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著),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初版11刷,頁062-063。Steven Sloman、Philip Fernbach,The Knowledge Illusion: Why We Never Think Alone,Riverhead Books,2017年3月,頁36、38。

[14]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再修訂三版,頁274。

[15]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學富文化,2010年10月,再修訂三版,頁364。

[16]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3699 號刑事判決。

黃聰明
黃聰明

政府部門會計主管,部定講師,並就讀於中正大學法律博士班
臺大商研所(80)及中興法律碩專班(111)畢業
碁峰資訊專業作者
刑法「異」見書
jidca2004@yahoo.com.tw

文章: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