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風險之損害債權

業於 2024-03-15 由 黃聰明 更新

刑法第356條規定:

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對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之債務人」有認為是「純正身分犯」,例如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5052 號刑事判決[1]:

刑法第356 條之損害債權罪,係以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為要件。而所謂債務人,係指債權人對之已取得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各款所定之強制執行名義,可得隨時對之聲請強制執行之相對債務人,始足當之。基此,本罪之犯罪主體為「將受強制執行之際的債務人」,而非泛指一般債務人,屬純正身分犯。如無身分資格者與純正身分犯共同實行犯罪,依刑法第31條第1 項本文規定,固仍論以共同正犯,但因其之非難性不及有身分資格者,同條項但書乃規定得減輕其刑。

一個債務人,走著走著就「黃袍加身」一躍為「有身分」的人:

這難道不是由於債權人促成的情事變更嗎?債務人面對的是因為「情事變更」所形成的形勢風險導致債務升高「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風險,為什麼是身分犯嗎?債務人的身分一直沒有變,變的是其面對的形勢及引發的形勢風險。

既然法律人這麼喜歡玩身分犯這個梗,那就玩大一點,修訂第356條:

債務人,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犯第一項之罪者,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如此一來,不管是純正身分犯或者是不純正身分犯都齊全了,第31條第1項與第2項也能充分發揮功能了!

黃聰明
黃聰明

政府部門會計主管,部定講師,並就讀於中正大學法律博士班
臺大商研所(80)及中興法律碩專班(111)畢業
碁峰資訊專業作者
刑法「異」見書
jidca2004@yahoo.com.tw

文章: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