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公式即涵攝之本質

業於 2024-07-02 由 黃聰明 更新

法學三段論中,一定會提到涵攝,其中有作為大前提的法規範,作為小前提的事實,以及依三段論法推得的結論。那麼涵攝是由規範到事實,還是由事實到規範?有一說法[1],根據此說法的圖示,涵攝的方向是由規範到事實:

涵攝(Subsumtion):又稱包攝,是王澤鑑老師從德文中翻譯過來的法律用語。涵攝原本為「置於其下」的意思,進而衍伸的涵義就是「將具體的案件,放置法規範要件之下」。……。
(法律規定:大前提)進行涵攝(法律事實:小前提)→ 結論(符合)

另有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106號民事判決[2],此判決認為涵攝是事實的認定過程:

法院為判決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而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且法院得依已明瞭之事實,推定應證事實之真偽,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1項、第3項、第282條規定即明。又法院以涵攝為核心之事實認定過程,得以邏輯三段論法為表示,即以某特定經驗法則(含論理法則)為大前提,已明瞭或經認定之具體間接事實為小前提,於該間接事實與待證之法律要件事實(包括主要事實、直接事實或間接事實)間,依該特定經驗法則足以推認二者之因果關係存在時,即可獲得結論,而據以認定待證法律要件事實存在,是乃事實認定之三段論法。

這個認定事實的涵攝,約莫如[3]:

末按法院之判斷包含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係以法學三段論法之結構為基礎,先確認所應適用之法律規範為大前提,個案事實為小前提,進而將個案事實涵攝於法律規範,最終產生法律效果(結論)。

法律人喜歡用「術語」來包括,這樣一來即能產生一道阻絕,讓人覺得「專業」。但其實,涵攝從數學的觀點來說,就只是「帶公式」,例如已知三角形三邊長,為求面積,那麼帶入「海龍公式」即可。下面是關於函數的說明[3]:

In mathematics, a function is a relation between a set of inputs (called the domain) and a set of possible outputs (called the codomain or range), where each input is related to exactly one output. Here’s a breakdown of these terms:

In summary:
Domain: Set of all possible input values for a function.
Range: Set of all possible output values that a function can produce.
Function: A rule that assigns each input in the domain to exactly one output in the range.
……
Here’s an example of a function:

這樣的定義,以刑法分則為例,可以這樣解讀:domain就是存在的事實,而函數就是某一法規範,而range則是存在的事實「帶入」法規範的結果。


[1]LawPlayer網站,https://lawplayer.tw/blog/p/what-is-the-subsumption-in-the-law(最後瀏覽日:113年7月2日)。

[2]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PSV,111%2c%e5%8f%b0%e4%b8%8a%2c2106%2c20221005%2c1

[3]Quora網站,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domain-range-and-function-in-mathematics(最後瀏覽日:113年7月2日)。

黃聰明
黃聰明

政府部門會計主管,部定講師,並就讀於中正大學法律博士班
臺大商研所(80)及中興法律碩專班(111)畢業
碁峰資訊專業作者
刑法「異」見書
jidca2004@yahoo.com.tw

文章: 332